琳琅满目的网红玩具凭借独特的设计创意吸引了许多年轻消费者,不少家长也被吸引,买了给孩子玩。
但网红玩具光鲜的外表下潜藏安全隐患,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今天(8月21日)发布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谨慎购买使用7种网红玩具。
“迷你厨房”有五类风险
排在“风险榜”首位的是儿童“真煮”厨房玩具,又称“迷你厨房”产品。在网上花几十元至上百元,就能拥有包括灶台、锅、刀等在内的几十种迷你厨具,就连手指大小的油瓶、调料瓶罐都装满了送来。
与不少家长、孩子的喜爱截然相反,监管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给“真煮”厨房玩具送出“差评”。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轻化所实验室主任陈静茹指出了这类产品的四大风险。
首先是加热源不符合标准要求,部分产品含有酒精块和点火枪等高度易燃物,容易烧伤或引发火灾,不符合玩具安全标准。部分产品含有液体加热器(电热炉),属于家用电器,不应作为玩具给儿童使用。
其次是部分产品未明示可否接触食品,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要求,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应注明“食品接触用”“食品包装用”或类似用语,或加印、加贴调羹筷子标志,否则不应作为食品接触用材料使用。
第三是部分产品正常使用或合理滥用测试后产生小零件,或含小球,但未设警示说明,可能造成儿童误食。
第四是部分产品中含有刚性菜刀,未设警示说明,可能造成使用风险;部分产品圆孔的尺寸及厚度不符合标准要求,可能造成儿童手指受伤。
近日,浙江省宁波市质检院国家文教中心抽样检验“真煮”厨房玩具后,还发现有一款的带电部件电压达到了220伏,属于家用电器电压,不符合我国强制性标准《电玩具的安全》的要求。
按规定,电池玩具、变压器玩具或者双电源玩具,其供电电压不应超过24伏。如果孩子接触到裸露的电线或部件,后果不堪设想。
棉花糖机导致触电烫伤
迷你棉花糖机排在“风险榜”第二位,不少人只看到了它们的“可爱”,忽视了其本质是一台家用电器。
陈静茹介绍,在检测中,他们发现迷你棉花糖机有六大类问题,存在触电、起火、烫伤等风险。比如,电源线规格低于标准要求,儿童能够触及的带电部件缺乏足够的防护,没有可靠的接地措施等。
第三位是磁性笔。其材质以磁铁为主,除书写功能外,可利用磁性的原理玩耍。
但孩子和家长并不知道,这种磁性笔目前无法归类,也没有针对性的产品标准去规范约束,存在严重隐患。
近年来,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多次开展磁性笔的风险监测,采集到的所有磁性笔的磁性部件均是直径较小的小零件,部分产品实测磁通量指数超出《玩具安全 第2部分:机械与物理性能》标准规定限值。这类小零件容易被儿童误吞,加之其带有高磁通量,很可能对儿童造成肠梗阻或穿孔等伤害。
此外,部分磁性笔的笔套既可沿轴线方向垂直进入直径为16毫米的环形量规(意味着不够大),又无通气孔(意味着空气流量不足)。若儿童不小心吞食或吸入这类笔套,可能存在窒息危险。
“假水”引诱儿童误食
其他四种高风险的网红玩具是“假水”(又称水晶泥、史莱姆等)、吸水弹(又称海洋宝宝、泡大珠等)、发光气球、火漆印章。
“假水”通常由聚乙烯醇(PVA)、硼砂和色素等成分制成,外观形似饮料或果冻,多装入“矿泉水”“珍珠奶茶”“可乐”等食品包装造型瓶中售卖,极易让儿童误食,引发伤害事故。
吸水弹容易射入口腔、鼻腔,进入呼吸道后吸水膨胀,可能导致窒息;进入消化道后吸水膨胀,可能导致肠梗阻、肠管扩张。此外,儿童在玩吸水弹时,其碎片粘在手指上,用手揉眼时,会划伤眼球,可能引起失明。
有些发光气球的材质为聚氯乙烯,一旦遇到打火机、烟头、暖炉、燃气灶等物品产生的高温或明火便熔化,滴下的液体不慎粘在皮肤上,会造成烫伤。
火漆印章需要将蜡粒加热,融化后再塑形。一般蜡的熔点在60℃左右,而蛋白质通常在60℃以上开始变性。火漆蜡加热融化后的温度足以烫伤孩子娇嫩的皮肤,处理不当可能留下永久疤痕。
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已将风险监测发现的问题通报相关生产者、销售者和网络交易经营者,提醒其分析研判风险状况,采取措施防控风险。
生产者应当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和标准组织生产,在产品包装全面准确标注生产者名称地址和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执行标准等信息,以显著的方式注明产品适用年龄和相关警示,保证产品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作为上述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网络交易平台的经营者应当加强产品标准和质量安全知识的培训,健全完善产品入场审核制度,对不适合孩子却“想方设法”卖给孩子的高风险产品说不。
儿童“真煮”厨房玩具是连大人都要小心使用的高风险产品。
迷你棉花糖机。 陈玺撼摄
部分磁性笔的笔套可沿轴线方向垂直进入直径为16毫米的环形量规。 陈玺撼摄
“假水”如此秀色可餐,没有任何风险警示,很难避免孩子误食。
吸水可膨胀数倍的吸水弹。
发光气球。
火漆印章配套的烛台,儿童将手伸入烛台可直接接触火源,可能受伤。 陈玺撼摄
东南配资-东南配资官网-网上配资炒股-大的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